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正文
杨昌乐在途家的845天
来源:中文科技资讯作者:中文科技资讯2019-03-08 11:56:46

围绕途家CEO这个角色,坊间的传闻从没有停止过。2月最后一天,接任途家CEO刚刚3天的杨昌乐,首次独家向劲旅君公开讲述,从担任途家COO到接任CEO之间的845天里,出现的那些人、发生的那些事和流传的那些八卦。

◆第一次?不,第二次

己亥年正月二十四,阴,国家会议中心写字楼6层,途家总部。

正式担任途家CEO第三天,杨昌乐坐在了劲旅君对面,略显疲惫。就在几十分钟前,他刚刚完成了履新以来,两个小时的媒体首秀。

从COO到CEO,杨昌乐在途家整整845天。

杨昌乐上次集中被媒体关注,是在2016年10月31日。这一天,罗军发布的途家公开信中,杨昌乐正式被任命为途家COO,负责线上平台运营。

“2016年5月,Justin(罗军,途家创始人)找到我,希望我加盟途家。”谈及当年的细节,杨昌乐缓缓向劲旅君阐述。

事实上,少有人知的是,这是杨昌乐和罗军的第二次接触。

“我第一次和途家接触,认识Justin(罗军),是在2013年,我还在去哪儿网,Justin(罗军)想邀请我加盟途家”。

杨昌乐仔细回忆他和罗军初次相识的场景,他并不清楚罗军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但他的回复礼貌而干脆。

“我拒绝了。”

这并不意外。

2013年,CC(庄辰超)带领的去哪儿网刚刚登陆纳斯达克,处于巅峰状态,也将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带入了巨头厮杀的新纪元。杨昌乐此时已经加入去哪儿网整整3年了,被CC(庄辰超)委以重任,领衔三大事业部之一的无线事业部,是去哪儿网最得力的前锋大将。

彼时,中国短租民宿行业,尚处于“萌新阶段”。 2013年2月,途家完成B轮融资,加上前一年的A轮融资,共计4亿元到账,率先坐上短租民宿行业头把交椅位置。

尽管如此,相较于OTA,这个小细分领域,在行业规模、成熟度及发展前景上,还有太多不确定性,这也是杨昌乐拒绝罗军的主要原因。

◆梁建章的来电

时光荏苒,3年之后,罗军的再次出现,让杨昌乐犹豫了。

因为,在线旅游大市场环境,变了。

2015年底,去携大战硝烟消散,随着携程并购去哪儿网和CC(庄辰超)的离开,这段历史成为OTA编年史翻篇的一页。携程随即开始对去哪儿网全面整合,曾经热血打江山的这波人,开始转为守江山的人,每个人都面临新选择,杨昌乐并不例外。

2016年,携程高层开始考虑将杨昌乐作为年轻血液,调入上海总部任职。这个变化的到来,让杨昌乐重新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

这一阶段,短租民宿却迎来爆发期。

2016年,途家迎来史上扩张最快的一年,在2014年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2015年完成3亿美元D轮及D+轮融资之后,2016年6月,途家并购蚂蚁短租,完成业内首个大规模同业并购;10月,途家并购了去哪儿网及携程的民宿业务,奠定行业巨无霸地位。

更重要的是,途家一系列运作背后,携程的印记愈发清晰,作为大住宿板块重要补充,梁建章希望途家能够承担起帮助携程整合非标住宿领域的重任。

罗军二次求贤后不久,杨昌乐的的微信响了,来电的人,正是梁建章。

梁建章和杨昌乐聊起了他对短租民宿市场的看法,并征询他去途家任职的意向。在讨论中,杨昌乐了解到,携程高层正在考虑,向途家提供新一轮融资和资源支持的可能性。

既然携程要出手,找到一位合适的高管,是关键一步。

可是,为什么一定是杨昌乐?

实际上,杨昌乐在去哪儿网和携程内部的口碑一直很好,携程现任CEO孙洁曾私下评价他是“去哪儿网所有人都会喜欢的一个人”;携程COO孙茂华曾向朋友聊到“昌乐的能力模型是最适合创业公司的人”;梁建章也若干次听到过这样的话“这个业务的负责人候选人,杨昌乐很合适”。

“我、Justin(罗军)等几个人还建了一个微信群专门讨论这个事,群名就叫做‘这事儿可以搞’”,杨昌乐笑言。

最终,杨昌乐答应了罗军,任职途家COO。

◆昌乐上位与老罗离开

途家换帅,在业内最大的八卦,就是创始人罗军的离开和杨昌乐上位之间的关联。

阴谋?宫斗?暗战?

事实上,途家的确发生过一次过程“跌宕起伏”的换帅事件,与杨昌乐和罗军直接相关,也是诸多流言演变的来源。

2017年上半年,途家创始人罗军的更多精力开始向原途家线下板块倾斜,途家线上线下的彻底拆分也顺利完成。在这种状况下,杨昌乐接任途家CEO就成为必然。

让外界想不到的是,率先提出让杨昌乐接任CEO的,不是梁建章,不是其他股东,也不是杨昌乐本人,而是,罗军。

“Justin(罗军)给我提过这个事情。”杨昌乐犹豫过。

他向劲旅君讲道,其实,两人之间没有任何上不了桌面的事情,更没有阴谋。

罗军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斯维登集团中去,总部在上海,北京这边自然没有精力顾及,途家需要一个新的CEO来领导,携程高层在商讨后,采纳了罗军的建议。

在即将公布这一消息的那个上午,罗军、梁建章、孙茂华、杨昌乐等途家主要高层,在一起最后开了一个会,甚至连对外披露的新闻稿都准备好了。

然而,最后一刻,杨昌乐,拒绝了。

为什么?

“如果这时候出现这么大的高层变动,对途家正在进行的改革影响一定是负面的,处理不好也许会导致前功尽弃。”

杨昌乐的担心不无道理,临阵换帅会打破现有脆弱的利益平衡格局。途家的改革刚刚启动,内部调整和整合处于敏感期,还有一个关键点,途家马上要启动对蚂蚁短租的进一步整合。

这一时刻,即便一片羽毛落下,都有可能让整个改革计划的难度,以几何基数增加,再加上无可避免的内部损耗,途家根本经不起折腾。

“我冒了很大的风险,毕竟途家董事会都通过的事情,临时反悔,而且对于造成的后果也无法准确估计”。杨昌乐吐了一口气。

不过,罗军和梁建章,都选择尊重杨昌乐的决定。

至少从现在来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在这场“换帅风波”之后,罗军完成了和杨昌乐实质上的交接。途家线上板块和线下板块彻底分拆,前者成为现在的途家,后者成为了现在的斯维登集团。

“特别感谢Justin(罗军)对我的支持,他在途家是一个如乔布斯在苹果一样的存在,他曾经给我说,团队革新是途家的‘改革深水区’,没有他的支持,途家的团队迭代不会这么平稳,整体改革不会这么顺利。”杨昌乐坦言。

◆去哪儿系血洗途家?

任职途家后,杨昌乐很快投入到业务中去,尽管对于途家现状,此前有充分的调查和预期,但真正接手之后,他很快发现,和预期有很大差距,面临的局面也复杂太多。

杨昌乐打了个比喻,如果说途家是一部汽车的话,本来可以跑150-200公里/小时,现在却只能跑40公里/小时。因此,他需要做的,首先是调整发动机(团队)。

途家2016年大规模并购扩张中,团队乏力的问题暴露无遗,最大的阻碍在于,没有足够强势和懂业务的人,主导途家在资源端和流量端的双向整合。这导致途家在业务方面“怎么样都可以”,但结果是“怎么样都不可以”。

杨昌乐开始筹划从外部引入合适高管,老东家去哪儿网,自然是首选。有意思的是,为了这事,杨昌乐甚至遭到了梁建章的“埋怨”。

“James(梁建章)有次开玩笑说,北京有两家公司挖去哪儿网的人特别狠,一个是便利蜂的CC(庄辰超);另一个就是途家的杨昌乐。”

杨昌乐对此“大喊委屈”,虽然客观上呈现的结果是这样,但是自己真的不是有意要如此。“团队招募我比较谨慎,现在去哪儿网过来的高管,都是主动找到我聊,然后自己选择加盟。”

杨昌乐叹息,这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有携程老朋友私下跟他逗乐,“昌乐啊,把去哪儿网挖空,没流量了,对你也没啥好处嘛。”

玩笑归玩笑,杨昌乐用了整整一年时间,为途家线上板块组建了一个全新团队。途家现任CBO李珍妮、CPO罗涛、CTO涂强都是出自去哪儿和携程班底,CFO王枫是外部引进的高管,途家这部车的发动机开始高效运转了。

也正因如此,“去哪儿系全面血洗途家”的说法开始出现,阴谋论和宫斗桥段暗自流传。

杨昌乐并不在意,团队的调整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用正确的方式,把事情做好,这是自己的一贯风格。

“作为一名空降高管,我很难在这件事情上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和理解。其实,在途家很多重要岗位上,依然提拔了一批老员工,的确有一些不适应新体系的成员离开了,这是团队迭代必经的过程,只要最终结果是正向的就没问题”。

2018年底,途家总部从酒仙桥搬迁至国家会议中心写字楼,此前各方人马整合而成的千余号人马,有了更大的办公空间,途家的故事,从新开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