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正文
小尼运动:手持实景+社交两柄利刃,剑指跑步机行业的顽疾
来源:未知作者:Huan2019-06-20 15:48:21

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我每日一面跑步,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试图通过超越这高度来超越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都尤为重要。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跑步这项古老的运动,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更丰富的诠释。

不论是近年来各地马拉松比赛的走俏,还是城市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的跑者队伍,都在反复提醒我们:中国的跑步热潮正在上涌,迅速成为了城市人群的时尚运动。在许多年轻人的眼中,跑步超越了运动本身,它已经代表着一种与自我对抗,不断朝着下一个目标努力的生活态度。

然而,在跑步这件事上,却一直存在着户外跑与跑步机之争,户外跑的拥趸认为,在室外跑步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呼吸新鲜空气,也更加有趣味。

而跑步机的拥护者们表示,跑步机更加方便安全,例如对于女孩而言,可以避免夜跑或晨跑带来隐患。并且,跑步机不需要受到天气的限制,要知道在大城市的冬天,几乎天天雾霾密布,户外跑不但不能起到健身效果,甚至还会变成“人型空气净化器”。

这也是跑步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欢的原因,跑步机甚至已经跟电视、冰箱一样,变为家居必需品。这一点,从近年来消费大数据就可看出,根据《2019天猫大型健身器械消费趋势白皮书》,2018年线上购买跑步机人数相较于17年有了大幅度增长,而新客大型健身器械购买偏好排行榜上,跑步机也高居第一。

不过,跑步机的火热并不能掩盖其背后的问题,从商家侧看,把跑步机卖给顾客后,最多只是提供售后服务,与顾客缺乏进一步的连接,无法深度运营。另外,很多人花高价买回跑步机,却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导致机器长期闲置,难怪有人调侃跑步机是“最贵的晾衣架”。

对于这些痛点,小尼科技创始人吴昕喆都了然于胸,三五互联及阿里出身的他创业做过一款技术人员APP的项目后来又从事投融资管理,在做投融资的时候他遇到了小尼的联合创始人魏红玉(乐乐),乐乐从事健身器械电商业务多年,曾带领着团队将某款跑步机从3000万做到一年20亿,也创造并保持着多个品类行业第一的位置。

所以,既然自己有丰富的产品经验,团队也有健身电商运营的扎实底子,也对跑步机行业现状看得十分透彻,为什么不试着自己做一个品牌,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一拍即合,这正是“尼威尔NIVERL”跑步机诞生的初衷,他们亲切的叫它“小尼”。

然而,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已经相当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这场“长跑”,才刚刚打响了发令枪。

从内外两个维度出发,激发跑步原动力

虽然团队是行业老炮,但尼威尔这个品牌却是实打实的行业新秀,如何让它从一众跑步机品牌中脱颖而出,小尼与其他跑步机的不同之处到底在哪?创始团队认为,还是要回归品牌的初心:用智能化的方式,改变用户的健身习惯。

说到底,用户购买跑步机后却很难坚持下去,核心还是在于其跑步的原动力不够,没有一套足够强烈的激励机制,而这正是尼威尔的价值所在。

那么,该从哪里入手呢?

从心理学上看,产生激励的途径可以分为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内部激励指的是活动本身就能带来满足感和乐趣,所以从内心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而外部激励是指外在的奖励促使我们做出被动的行动,同样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兼备内外两个方面的激励措施:既要让用户能从内心产生自发的驱动力,也要有外部激励来保证这种驱动力的可持续性。

在内部激励方面,一般跑步机最大的问题就是跑步过程比较枯燥,并且用户在使用时也多凭着感觉,没有合理的跑步计划,既不知怎么跑,跑起来又很“无聊”,自然缺乏坚持下去的动力。

所以,团队想到了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将户外跑与跑步机结合,用跑步机配套APP“小尼运动”新上线的“实景地图”功能,展现出各个跑步赛道的VR实景,让用户既可以看到远方覆盖皑皑白雪的山峰,也可以俯视脚边深谷里翻涌的河流,在跑步机上也能获得室外跑的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定时更新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各种难度的赛道,让用户不用去现场也能探究未知丰富的景致,打卡网红赛道晒图。

甚至,周围景色以及跑道的坡度会根据跑步进程调整,并反馈到跑步机上,做到跑步机脚感与实景的高度一致,未见的景致需要你的努力才能看到,就好像有了升级打怪的动力。这就大大增加了跑步时的趣味。

同时,每次跑步结束后,跑步机都会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历史及每个人个性化的数据为每次跑步得出科学的结果,无需用户自己根据里程换算,并且APP还能为下一次跑步做出客观的指导,相当于请了一位随时随地陪伴身边的跑步“私教”。而且还是一位人工智能的私教。当然除了跑步机还要配合手环、体脂秤等其他测取数据的硬件,这些都是尼威尔打造的硬件生态。

AI+VR,这种软硬件的组合拳,能让用户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自觉跑步的内在动力。

当然,合理的外部激励同样不可少。尼威尔的做法是:将跑步这项运动社交化,以社交互动的方式激发用户健身意愿。

就像有人曾为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做出一句评语:这是一本孤独者的呓语。跑步本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但如果有三五个志同道合的跑友,就能让旅程不孤单,愿意一直奔跑下去。

比如,用户可以在实景跑步完后,将这段“旅程”分享到“小尼运动”里的运动广场,当其他用户看到时,就会发出申请“下次一起跑”,由此一来,用户在线上的虚拟世界里结识到相同爱好的跑友,哪怕远隔千里之外,也可以一起挥洒汗水。

这其实是一种互联网化的运营思路,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切入健身器械领域,也正是尼威尔的优势之一。

运动生态的“三级火箭”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以用户为本,将用户体验打造到极致,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在吴昕喆眼里,用内外两种激励方式改变了用户的健身习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尼威尔“VR硬件+AI软件”的打法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广阔的商业空间。

我们可以用“三级火箭”模型来理解背后的逻辑。

传统互联网“三级火箭”的意思是依靠低价甚至免费的高频服务来快速起量,等到用户规模足够大之后再进行更多维度的商业变现,比像小米和360就是典型案例。

但其背后想强调本质的是业务逻辑的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就像火箭一样,通过推进器一节一节的助推,最终飞向太空。

用“三级火箭”来看智能运动生态:首先,智能跑步机从硬件层面将用户圈在了自己的生态内。更重要的是,硬件获取的数据,能够让企业清楚地知道用户的真实运动情况,包括跑步习惯、频次、姿势等等,由此描绘出清晰的运动画像。

其次,依靠着线上APP开发的种种玩法,不断刺激用户。在培养其使用习惯的同时,还能让运动画像更加清晰完整。经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后,再为每个用户推荐不同的运动服务,比如智能手环、体脂秤、私教课程等等。而这些新运动场景产生的数据,又能反哺数据中台,实现业务的联动。

“比如,购买了跑步机的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觉得很不错,也购买了运动手环。智能手环就可以在运动中检测用户的血氧饱和度,从而判断他真实的运动情况,数据给软件,软件运算后结合跑步机数据,再发指令给跑步机,跑步机随之在步履上给出调整的意见。这就是一种数据互补后的业务联动。”创始人说到。

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化的结果,在实际落地过程中,还有很多复杂流程需要解决,比如硬件生态的整合,数据中台的搭建,大数据的算法等等,但背后其实正反应了一种趋势:未来,能真正活下去的公司,不是纯销售公司,也不是纯硬件公司,而是能够将软硬件结合,真正“读懂”用户,并形成转化的科技公司。在这条路上,尼威尔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小尼”,加油!


[责任编辑: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