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头条 > 正文
在AI和AR技术的加持下 李未可虚拟数字人商业价值得到品牌认可
来源:科技帝作者:王佳2022-07-08 15:55:16

从去年的“元宇宙”概念到2022年的虚拟数字人,5G、AR、VR等技术正发生巨大的进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人产业得以繁荣发展。7月6日,中科院《互联网周刊》、德本咨询、eNet研究院经过联调统计了虚拟员工、虚拟偶像等在内的多种虚拟数字人形态,根据虚拟IP的创新性、影响力、技术支持、文化输出及商业活跃度等综合因素,评选出了最具商业价值的50位虚拟数字人,李未可、柳夜熙、度晓晓等IP入选虚拟数字人商业价值潜力TOP10。

早在2007年,日本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推出的虚拟声优“初音未来”,便将虚拟人推向大众视野。遗憾的是,往后数年,数字人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迎来爆发。近两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虚拟数字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共视野。数字员工、虚拟偶像、虚拟代言人、虚拟主播……数字人在社交、媒体传播、营销、传统产业等领域的价值正在逐渐显现。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当前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预计这个数字到2030年将达到2703亿元。其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许多知名公司布局。阿里、腾讯、百度、字节、中国移动、网易、B站以及上市公司拓尔思、万科等纷纷入局虚拟数字人赛道。

2022年,这场有关“造人”的畅想实验仍在进行。业内普遍认为,以洛天依为代表的“形象+语音合成”的数字人,为1.0阶段。2.0阶段,则是依靠“2D/3D模型+实时动作捕捉+声优配音”模式。而3.0阶段,将考验企业的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能力。算法、程序是数字人的基因,但通过AI,它们能在面部表情、形体表达、语音表述上变得更加“真实”、“个性”。至此,数字虚拟人能够按照应用场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型虚拟人,如虚拟化身和虚拟偶像,这类虚拟人拥有独立身份,被赋予具有个性的人格特征。另一类是服务型(功能型)虚拟人,这类虚拟人能够投入生产和服务,以虚拟化身的形象执行偏标准化的工作。

图:数字虚拟人分类

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人这条赛道变得更炙手可热,观察时下火爆的虚拟人市场,不难发现,除了实现技术突破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实现了虚拟数字人与商业的结合。此次榜单中,入选排名Top10的虚拟人李未可则是4.0阶段的开创者,不同于其他虚拟人偶侧重于CG动画的制作,追求外表的好看、逼真,“李未可”最大的优势是AI与硬件科技基因。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李未可的灵魂,就是AI,通过AI技术,李未可除了实现单向信息传递的视频动画内容,还可以与用户展开互动交流,成为有情感连接的AI虚拟数字人。

据悉,李未可背后的团队,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终极产品是AR眼镜。公司旗下数字人零下、小柯等都将最终落地在眼镜产品中,与用户进行智能化交互。今年6月,在一年一度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2)上苹果的AR眼镜并未如约而至,而公众对于消费级AR产品的期待和呼声已经越来越高。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李未可的AR眼镜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届时“李未可”也将成为首个在AR领域中应用的AI数字人。

随着虚拟人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里现身,市场需求有望会被进一步放大。可以预见,未来数年,虚拟人作为未来元宇宙世界中的核心要素,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打造贴合自己品牌属性的虚拟数字人,数字人的商业价值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数字人帮助品牌代言、与用户沟通互动等,都会变得普遍起来。


[责任编辑: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