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正文
央视社会记录1月5日起推出系列报道《社会记录》节目组实习摄影师王太泉担任
来源:未知作者:快讯2019-12-26 18:04:39

央视社会记录1月5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我志愿》


《我志愿》1月的《社会记录》

 提到“志愿者”,你会想到什么?

 戴红帽,穿着“志愿者” 标志的文化衫的队伍?

 或者把“志愿者”与“奥运会”三个字联系到了一起?

 或者是想象到那样一类人——他们像苦行僧一样默默地把自己奉献在某个遥远偏僻的险恶环境中磨砺自己的意志。

 ……

 答案无数。

 这些想象都对,但都又过于单薄简单,他们要么显得过于高大而不可到达,要么就显得过于简单而苍白无力。当我们走进生活中的志愿者,发现他们远要比想象丰富得多复杂得多,而且亲近得多。

 曾爷爷,一个年近80的老人可以是一个志愿者,他改变了惯常的晚年生活模式,用了几年的时间募捐了600多万资金,帮助了2700多名的贫困学生,没有人能够理解一个老人的能量凭什么能那么大? 

 姜琳,一个劳改释放人员,他为了实现他的“流浪儿之家”的梦想历尽周折,是什么让他对这样的一个家如此迷恋?

 瓜哥,一个普通人不忍心看到瓜农的西瓜烂在地里,自发组织了一个临时的“购瓜团”,在帮助瓜农的购瓜活动中完成了一次志愿行为,谁说他不是志愿者呢?

 马永,一个自身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也可以是一个志愿者,用什么样的行为让他成为身边健全人心目中的偶像?

 周毅,一个去学生志愿者到村里当村长,当着当着怎么就扎根在了村里,是对农村的质朴的热情还是一种升迁的诱惑?

 路乞,一个美国法学博士为什么跑到中国的一座城市里当起一名捡垃圾的志愿者?他是如何影响着和感染着整整一座城市?

 殷昆,一个刚刚被白血病夺去生命的年轻人在他生命的最后6个月,如何完成了他的“成熟地面对死亡”的志愿行为的?他身边那些帮助他的志愿者们为什么把一次帮助行动变成一场项目运作?他们又怎么在一次生命的体验中得到了成长?

 这些我们已经拍摄到的人物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些故事发人深省。他们也留给我们一串问题: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

 什么是真正的志愿精神?

 那些志愿精神如何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向上的力量来充实我们的社会?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将于1月5 日国际青年志愿者日起隆重推出系列新闻报道——《我志愿》。

节目组派遣王太泉为2009年4月21日,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任《社会记录》节目组实习摄影师担任。



[责任编辑:快讯]